《我的礦山生涯》是作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作者本人在煤礦基層的親身經歷為素材,意在通過小說描繪出礦山群體里礦工的、真實的生活狀態。
小說以作者本人生活的城市清河門區和工作的單位麝香河煤礦為背景,通過描述麝香河煤礦礦工群體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反映出在改革年代里,礦工群體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通過小說反映出礦工群體在人生的最底層中、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如何艱苦生存,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積極的生活狀態,為家人盡責,為社會盡職的工人階級形象。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一個夜晚,麝香河煤礦的一個年輕礦工在一個零點班里遇到了一個從沒有遇到的事情,通過這個事件,作者認識到平日里高高在上坐在班前會前布置工作的煤礦領導也不都是那么高尚,他們也有著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他們也食人間煙火。由此意外遇到的事件,并隨著故事的延續,作者本人的社交面隨之展開,并在時間的延續中,作者本人得到了成長,在礦工群體的熏陶之下,作者本人逐漸的成熟起來。
礦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礦工們的身上具有現代工業文明的特質,如何寫好礦工這一群體,很多作家都在探索。通過閱讀,作者發現很多在寫煤礦小說的人,他們大多都沒有在煤礦井下的工作經歷,他們沒有和礦工在一起摸爬滾打的工作閱歷,因而,他們也就不知道礦工群體的喜怒哀樂、也就不知道礦工們的所思所想,單單憑借著自己的想象去創作,因而也就寫不出真實的礦工情感。
煤礦的井下工作是煤礦工作的基礎,井下礦工的群體是托起煤礦的脊梁。
作者本人在煤礦的井下采煤23年,有著豐富的煤礦工作閱歷,知道礦工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態。作者感到有責任寫出礦工群體里真實的一面,把他們生活的原生態呈現出來,讓人們知道在現代社會已經如此發達的今天,在地層的深處、在千尺的井下,還有一群人為著生活而苦苦奔波,在拼著體力用生命同自然進行著搏斗,而他們的所思所求卻僅僅是為了衣食溫飽。
作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