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20年8月11日,由志愿軍研究會主辦、中紅網等單位協辦、銀河悅讀承辦的“致敬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組委會主任、銀河悅讀網創始人獨上月樓應組委會秘書長劉磊(擁軍志愿者)之邀,來到北京市豐臺區探望并慰問89歲的志愿軍老戰士林源森。
出門迎接二位的是林源森的老伴王淑賢,她帶著歉意說,林老的腿不大好,走路不便,在屋子里等你們哩。
跟著她走進60多平米的屋內,但見兩位老人的臥室里擺滿了各類書籍,最醒目的位置擺放著一張照片,是軍委副主席遲浩田接見兩位老人的合影。
坐在藤椅上的林老雖然人很清瘦,但也是腰板筆直,精神飽滿,思維清晰,雙眼炯炯有神,透著睿智的光芒。他老伴告訴我們,他耳朵基本聽不見了,要戴上助聽器。但交談最好還是用筆。
于是,月樓和劉磊簡要向林老介紹了正在開展的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系列活動以及銀河悅讀網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以中老年為主體的文學藝術網站的概況,說明是代表組委會和承辦方銀河悅讀網站來探望和慰問他。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太有必要了!”林老脫口而出。“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把美帝國主義的威風打下去了,長了全國和全世界人民的志氣。美帝國主義就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毛主席早就把他的本質講透了。別看我們武器不如他們,差得太遠了,但我們是正義的戰爭,戰士們不怕死,終于戰勝了敵人。雖然仗打的很艱苦,犧牲了很多戰友,像黃繼光、李家發,他們都是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機槍壯烈犧牲的。如今,我和李家發的妹妹李家英一直有聯系,兄妹相稱。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他們,不要忘記那些用鮮血和生命保家衛國的志愿軍英烈們。你們開展的紀念活動實在是太有必要了,非常好!”
交談中得知,林老系廣西岑溪市人。1931 年 5 月出生。1949 年 9 月參加梧州市地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 12 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 40 軍政治部民運部任干事。參加了解放海南島戰役。1950 年 10 月 1 9 日隨志愿軍第 40 軍奔赴抗美援期前線,參加了打響抗美援朝第一仗及抗美援朝戰爭全過程,榮立個人三等功。轉業后歷任工會干部及中學教師、報刊記者、編輯等職。退休后圓了記者、攝影家、作家三個夢,2001 年策劃并參與主編反映抗美援朝光輝歷史的志愿軍朝鮮戰場實錄系列叢書《震撼世界一千天》、《最可愛的人畫傳》、《志愿軍將士話勝利》等14本書。
沒想到林老還是一個文學寫作愛好者,“燕翼”是他的筆名,這讓月樓喜出望外。林老用了14年時間出了14本、近600萬字的抗美援朝系列叢書,當他完成了這件功在當代立在千秋的壯舉時,已是84歲的高齡了。有位作家說得好,他(林源森)也應該同他的著作一起載入共和國的史冊!
多了不起啊!
林老打開《志愿軍老兵新傳》一書,翻到寫著自己故事的那頁——《耄耋之年仍奮斗不息 耕耘不止且碩果累累 ——記志愿軍老戰士、抗美援朝精神傳播者林源森》,他指著“抗美援朝精神傳播者”這九個字,加重語氣重復念了兩遍,看得出,他十分中意這個評價。這應當是他晚年生活中最有價值最有意義也讓他“累并快樂著”的一件大事(月樓忽然想到,網站剛剛結束的“退休后的精彩生活”征文讓老人家錯過了,林老的退休生活才是真正的精彩紛呈啊!)。
劉磊秘書長問,林老的事跡是否可以參加“第三屆榜樣戰友”的推薦啊?月樓連說,那是必須的,必須的!劉磊說,她當晚就落實這件事!
如果說,在此之前,月樓還以銀河悅讀網擁有諸多在網絡上創作的老年人而深感不易,林老的事跡讓月樓更加清楚了一個事實,“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高人在民間”。只要邁開步子走到民間,就一定能發現更多的奇跡,包括人與事。
林老拿出早已為我們準備好的老照片,工工整整的在照片背后署名送給我們保存,還興致勃勃的給我們講了這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故事一:出國作戰前的留言(遺言)“假如我犧牲了,我愿意贈給革命同志使用這些東西尤其是書籍和日記本。(因此請好好保存)一九五0年十、十五、燕翼手書(安東)”
故事二:巧遇朱德總司令
那天,林源森和大學同學們一起去香山游覽,路上,眼尖的他發現走在路上的朱德總司令,于是,他連忙招呼同學們跟朱總司令合影留念,結果,同學們一擁而上,他自己卻找不到位置了。總司令和善的對他說,就蹲在我身旁吧。于是,有了這張珍貴的合影。
故事三:“抗美援朝精神萬歲!”
2000年9月,林源森應邀給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題詞。他腦海里蹦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抗美援朝精神萬歲”,如今,這幅字還收藏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最讓老人興奮的是,就在他題寫了這個條幅之后的10月25日,“抗美援朝精神”六個字首次出現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的講話中。
林老打開本人編著的《跟隨彭總 同跨鴨綠江》一書,指著扉頁上遲浩田將軍的題詞一個字一個字念給我們聽:“源森同志,您好!......您為弘揚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和所有志愿軍老戰士一樣深表敬佩,望您保重身體。敬祝您馬年吉祥,再創輝煌。”
將軍對林源森的評價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但林源森卻并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甚至作為宣揚、標榜、抬高自己的“資本”,相反,他對首長的關懷、支持和鼓勵,當作他“卓有成效”工作的一種精神力量,時時鞭策、鼓舞、激勵自己。林源森晚年在策劃主編 14 本抗美援朝文集中所付出的心血,取得的成果,作出的貢獻,受到老首長、老領導、專家學者、特別是廣大志愿軍老戰士的普遍點贊,給予很高評價,這是在情理之中。但是,他對于對他個人的評價,說他為宣傳志愿軍的豐功偉績作出了 596 巨大貢獻,功不可沒;說他是志愿軍老戰士的優秀代表,是領軍人物;說他是社會活動家,受到全社會的廣泛尊敬;甚至喊出了向他學習,向他致敬……林源森反復強調:對于這些贊揚、甚至歌頌的“溢美之詞”,他是萬萬不敢接受的,更不敢貪天功為己有。
林老說,如果對這 14 本系列叢書評價為“輝煌的史詩”,這也決不是我主編出來的史詩,而是因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本身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是黨中央、毛主席以雄偉膽略和宏大氣魄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略決策,造就了這部史詩;是廣大志愿軍將士浴血奮戰,用生命和鮮血寫就的史詩;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創造了這部史詩!他說,如果把這 14 本系列叢書評價為“壯美的樂章”,這也決不是我一個人的“獨奏”,而是成千上百的廣大作者、編者、支持者、參與者、志愿者、贊助者們———一個龐大社會群體組成的“大合唱”,是大家共同奮斗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志愿軍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生動展現美好和傳承、延伸、升華。林源森在來信中給自己的定位是:“我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志愿軍老戰士,我只不過作了一些引導、組織、協調、溝通的工作”。這就是林源森的高尚情操,這就是林源森的謙恭人格,這就是林源森的淡雅風度,這就是林源森的精神境界。一位執著致力于書寫歷史的人,歷史終究將會永遠地記住他……
待他的故事上線后,我們網站還會推送公眾號,讓請更多人都來記住他——耄耋之年仍奮斗不息 耕耘不止且碩果累累 ——志愿軍老戰士、抗美援朝精神傳播者林源森!
抗美援朝老戰士林源森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最可愛的人,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2020年8月12日
1樓 文友:銀河悅讀 2020-08-12 19:35:54
離開林老后,他滿屋的書籍,他給我講的照片后面的故事,他對于抗美援朝精神傳播的執著......一直在我的內心縈繞、縈繞,揮之不去。我在想,林老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所有志愿軍指戰員包括那些為國捐軀的犧牲在異國他鄉的烈士們的心愿。而我們銀河悅讀網就是以“傳承”為使命的文學藝術平臺,這次倡議開展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系列活動,是我們份內的事,我們只能全力以赴做好,用林老的話說,很有必要!
耄耋之年的林老還在為傳播抗美援朝精神筆耕不輟,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做好征文和老照片征集等紀念活動呢?
因此,我想再次動員全體文友們,積極行動起來,尋找身邊的志愿軍老兵,做志愿軍老戰士林老的接力人,把抗美援朝精神永遠的傳承下去,振興我中華!
那么,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呢?那就是: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英明領導下,志愿軍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我軍的光榮傳統,與朝鮮人民軍一道,面對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揚長避短,以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作戰。志愿軍指戰員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這也就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種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
——獨上月樓
回復
0樓 文友:鐵血胡楊 2020-08-12 20:17:23
向志愿軍前輩致敬,我們也要銘記前輩們的精神,同我們的對手斗智斗勇,讓我們的對手膽寒或許就是我們的使命。
回復
0樓 文友:胡新蘋 2020-08-12 20:57:35
向志愿軍前輩致敬!沒有老一輩的付出哪有我們今天安逸的生活。網站探望志愿軍老戰士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是傳播正能量的舉措。老一輩的英雄事跡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也是應該傳承和發揚光大的。
回復
王希萍 2020-08-13 05:23:25
1樓 文友:時光無心 2020-08-12 21:24:08
銀河閱讀網站董事長獨上月樓與劉磊秘書長探望志愿軍老前輩林源森一事讓我們感動,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傳播正能量,傳播抗美援朝英雄事跡。銘記歷史,銘記英烈,把紅色基因傳承并發揚光大 。
回復
0樓 文友:王希萍 2020-08-13 05:33:15
月樓董事長與劉磊秘書長冒酷暑前去探望志愿軍老前輩林源森夫婦,辛苦了!這也是這次開展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系列活動重要的一項內容。
詳細看了上面報道,內容真好,現場感十足,相片拍的非常棒!林老的事跡真的可以參加網站的三大征文,這份報道的輪廓和概況已經出來了,老大筆頭真厲害!
林老的老照片很珍貴!
回復
0樓 文友:藝浪科爾沁 2020-08-13 05:54:45
今天在貴網上,再次見到了林源森老人,幸事,老人很健康,2000年10月,我們曾經一起參加過在丹東的活動,2007年8月我們還一起參加過湖南衛視的活動。祝老人健康長壽。
回復
0樓 文友:小泥兒 2020-08-13 06:21:27
我們會永遠記住這些英雄!耄耋之年仍奮斗不息 耕耘不止且碩果累累 ——志愿軍老戰士、抗美援朝精神傳播者林源森!抗美援朝精神萬歲!
回復
0樓 文友:房桂梅 2020-08-13 06:25:00
看了這個重要帖子,心情特別激動也隨之感動。讀文章感受到董事長看望抗美援朝的老戰士當時那種激動心情,同時也備受鼓舞。抗美援朝老兵林源森用他有生之年為抗美援朝著書立傳,把英雄的抗美援朝的歷史和人物都寫出來,留于歷史。他的精神情懷值得我們學習,最后祝他老身體健康,快樂晚年!
回復
0樓 文友:片玉萬黃金 2020-08-13 10:58:05
“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他們,不要忘記那些用鮮血和生命保家衛國的志愿軍英烈們!”這是老戰士的心聲,也是我們年輕一代的愿望。抗美援朝的英烈們永垂不朽!
回復
0樓 文友:暗香盈袖 2020-08-13 11:22:00
作為網站領航人決策者,董事長總是能把握住時代脈搏,引領著網站朝著紅色基因的方向啟航,這次探訪活動顯得非常有意義,給了志愿軍老戰士林源森以慰藉和慰問,同時也讓抗美援朝精神得以弘揚,可謂一舉多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