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出兵干涉,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應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請求,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援朝。
1950年10月1日,朝鮮首相金日成致信毛澤東,請求中國出兵援朝。毛澤東、黨中央經再三考慮,最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
10月5日,彭德懷從西北前線來到中南海頤年堂參加政治局會議,會議上發言說:“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聶榮臻元帥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彭德懷同志歷來勇敢果斷,中央決定他去指揮志愿軍,他表示堅決執行命令。彭德懷在會上的堅決態度,給我以深刻印象。”這是彭德懷第三次臨危受命,他非凡的膽識無不讓人敬佩。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簽發命令,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0月19日,彭德懷率領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肩負民族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維護了世界和平與人類社會進步的事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
【1】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決議,組成以美國為首的16國參加的“聯合國軍”, 悍然宣布對朝鮮實行武裝干涉。
【2】臨危受命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
【3】彭德懷把濃濃親情傾注到對侄兒侄女的關懷上。建國后,彭德懷把兩個弟弟的孩子一共六人,接到北京,供養他們上學讀書。圖為1950年彭德懷與侄兒侄女在北京飯店合影。
【4】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前線。
【5】彭德懷和金日成在一起。
【6】1950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將十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改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彭德懷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兼副政治委員)、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解方為參謀長。以彭德懷為志愿軍黨委書記。圖為彭德懷與鄧華在一起的合影。
【7】1950年10月21日2時半,毛澤東發給彭德懷的《關于打好志愿軍出國第一仗》電報。據此,志愿軍政治部向全軍發出打好出國第一仗的指示。
【8】志愿軍政治部印發給全軍的打好出國第一仗的指示。
【9】中國人民志愿軍在第一次戰役中攻克云山。圖為志愿軍向敵軍陣地沖擊。
【10】根據彭德懷的親自部署,志愿軍第39軍在云山溫井以北地區與美軍首次交戰,殲滅美軍騎兵第1師1800余人。圖為彭德懷在志愿軍司令部山洞前。
【11】志愿軍第42軍124師370團4連在東線黃草嶺戰斗中,兩天內打退敵軍1個連至2個營的進攻20次,以傷亡50人的代價,斃傷敵250人,堅守陣地,阻滯東線美軍。戰后,彭德懷和志愿軍領導機關授予該連“黃草嶺英雄連”稱號。圖為該連被授予的錦旗。
【12】榮獲“黃草嶺英雄連”的全體將士合影留念。
【13】被截獲的潰逃中的美軍。
【14】彭德懷與志愿軍總部領導人在一起研究戰場情勢。
【15】彭德懷的戰役戰略思想是讓三十八軍擔任西線迂回阻擊任務,猛插敵后,截斷敵人退路,然后包抄圍打。圖為志愿軍第三十八軍直插龍源里,追殲潰逃的“聯合國軍”。1950年12月1日,彭德懷親自起草給三十八軍的嘉獎令,在電文中稱“卅八軍萬歲”。
【16】根據彭德懷的命令,在西線作戰的志愿軍第三十九軍侍機向價川的“聯合國軍”發起進攻。
【17】1950年12月6日,志愿軍收復平壤。圖為部隊在市內斯大林大街追擊前進。
【18】投降的美軍官兵。
【19】在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戰斗后,中朝軍隊歡呼勝利。
【20】1950年12月中朝軍隊聯合司令部成立。圖為金日成(左三)和志愿軍、人民軍的高級將領在一起。
【21】1950年12月13日,毛澤東指示志愿軍《必須越過“三八線”》給彭德懷的電報。
【22】志愿軍某部指揮員在研究作戰計劃。
【23】在第三次戰役中,志愿軍炮兵部隊向“三八線”進發。
【24】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突破“三八線”后向南挺進。
【25】1951年1月4日,中朝軍隊攻占漢城。1月8日,第三次戰役結束,此役共殲敵1.9萬余人。
【26】大批被俘敵軍被押下戰場。
【27】露營在冰天雪地的志愿軍某部官兵。
【28】在第四次戰役中的漢江南北岸50晝夜阻擊戰在帽落山激烈展開。
【29】志愿軍第66團某部8連在漢江南岸五音山高地堅守5晝夜,打退敵人10次進攻。
【30】彭德懷與祖國赴朝慰問團團長廖承志握手。
【31】1951年3月起,中國人民志愿軍多次派出歸國代表,向祖國人民報告抗美援朝情況。圖為彭德懷為他們送行。
【32】志愿軍某部在橫城以北地區修筑工事。
【33】志愿軍阻擊“聯合國軍”。
【34】志愿軍向橫城地區“聯合國軍”發起沖鋒。
【35】志愿軍某部冒著敵人的炮火強行突破漢江。
【36】“聯合國軍”舉手投降。
【37】1951年4月11日,“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美國人)因戰場慘敗被撤職。圖為報載麥克阿瑟及其下臺的消息。
【38】彭德懷親臨前沿陣地觀察。
【39】 19兵團領導人指揮臨津江戰斗。圖為志愿軍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右)和政治委員李志民(左)在指揮臨津江戰斗。
【40】我英勇的志愿軍突破臨津江防線。
【41】第40軍乘勝追殲美24師。
【42】第五次戰役以后,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圖為彭德懷與志愿軍高級指揮員鄧華(右一)陳賡(右二)甘泗淇(右五)王政柱(右七)等合影。
【43】聯合國軍發動夏季攻勢。
【44】攻占西方山敵軍陣地。
【45】彭德懷積極貫徹毛澤東“以打促談”的方針,為配合談判,志愿軍一線各軍按照彭德懷的命令,積極配合朝鮮人民軍作戰,運用“零敲牛皮糖”的戰術進行反擊。圖為志愿軍第26軍戰士在平康東南攻占西方山敵軍陣地。
【46】1951年10月22日,志愿軍粉碎了“聯合國軍”在東、西兩線上發動的秋季攻勢。圖為志愿軍押送俘虜。
【47】金城戰役前,彭德懷在前沿陣地視察。
【48】1953年7月13至27日,彭德懷決策發起金城反擊戰役,共擊退敵反撲1000余次,斃、傷、俘敵7.8萬余人,收復土地178平方公里,有力促進了停戰簽字的實現。圖為志愿軍火箭炮向敵陣地轟擊。
【49】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鄭重地在停戰協議及補充協定上簽字。
【50】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指戰員共同慶祝停戰實現。
【51】1951年10月23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決定以最高勛章——一級國旗勛章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圖為佩戴勛章的彭德懷。
【52】北京人民歡迎志愿軍回國 。
【53】北京人民歡迎志愿軍回國的熱烈場面。
【54】1953年8月,彭德懷從抗美援朝前線歸來。任弼時的兒子任遠遠為他在中南海的住所永福堂前攝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彭德懷紀念館情況介紹】
彭德懷故居及紀念館位于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1998年10月20日開館,2008年3月免費對外開放,是中共湘潭縣委直管的副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室、宣傳教育科、陳列保管科、安全保衛科4個部門,現有工作人員29人,其中在編人員21人、合同制人員8人。景區占地面積193畝,包括彭德懷故居、紀念館、銅像廣場、彭德懷精神宣講中心、德懷墓、德懷亭和烈士墓等紀念場所和設施,是全國唯一一座完整、系統地介紹彭德懷同志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開館至今游客接待總量逾1000萬人次,2019年游客量突破170萬人次,先后榮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防教育首批示范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中國十大紅色旅游景區、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國家勘察設計二等獎和國家二級博物館等,相繼被上海同濟大學、湖南大學、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湖南步步高連鎖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事業單位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和黨性教育基地,先后接待習近平、宋平、李鐵映、廖漢生、張震、曹剛川、顧秀蓮、毛致用、遲浩田、彭佩云、王漢斌等黨、政、軍領導人。
2011年3月21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黨校校長習近平同志在瞻仰彭德懷故居時,飽含深情地說:“彭老總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輩,他的精神永遠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以他的精神來激勵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做好自己的事,為黨、為人民,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要把偉人家鄉建設好,要把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辦好”。近年來,彭德懷紀念館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以《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指引,不遺余力地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宣傳弘揚紅色文化、創新發展旅游產業,進一步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宣傳彭總精神,講好彭總故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景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彭德懷紀念館所在的烏石鎮距離韶山毛澤東故里38公里,寧鄉花明樓劉少奇故里65公里,與韶山、花明樓共同構成湖湘偉人故里“紅三角”,是“長沙-韶山-南岳”人文旅游線路的重要支點,紅色資源得天獨厚;彭德懷故居西側的烏石峰海拔377.5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山勢連綿、巍峨聳峙,楠木沖水庫、上石壩水庫青山環抱、水清如玉,自然風光旖旎優美;相距不遠的隱山被稱為“湖湘文化發源地”,胡安國父子在此創立湖湘學派,影響了王船山、魏源、曾國藩、左宗棠、毛澤東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人文底蘊深厚悠長。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與獨具特色的紅色資源空間組合優勢明顯,相得益彰,為彭德懷紀念館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自2004年起,彭德懷紀念館搶抓紅色旅游大發展、免費開放、國家紅色旅游項目等機遇,通過申報專項經費,爭取了國家第一、二期紅色旅游項目資金近億元,完成生態停車場、紀念品市場、排污管道改造、環境景觀提質改造、標準文物庫房等工程建設。2017年,中共湘潭縣委、縣政府啟動烏石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烏石軍旅特色小鎮建設,彭德懷紀念館搶抓機遇,以彭德懷同志誕辰120周年為契機,完成德懷大道、彭德懷精神宣講中心、彭德懷生平業績陳列改陳布展、景區面貌煥然一新。德懷大道項目實現了景區與高速落地互通15分鐘通達;彭德懷精神宣講中心可循環播放紅色主題影視作品,陳設專題展覽,定期舉辦彭總精神宣講會、報告會、專題講座、培訓活動等,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景區功能。目前,彭德懷紀念館正在建設智慧景區,建立網上紀念館、景區網站、VR景區、網上博物館、數字文物展示系統和新媒體資訊平臺(一站兩微三號)、美團票務等項目,打造網上愛國主義教育宣傳陣地。此外,總投資1.3億元的彭總故里國防教育主題公園建設項目落地,館區、鎮區資源有效整合,彭德懷紀念館踏出了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轉型發展第一步。
文化品牌初具雛形。早在2009年初,彭德懷紀念館就提出“打造景區文化,提升軟實力”的口號,確立了“紅色為魂 文化興館”的理念和“主攻精神文化、規范制度文化、推進行為文化、提升物質文化”的文化建設總思路。一是策劃舉辦了“彭老總回家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彭德懷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穿越五峰山地越野賽以及到彭德懷故里插田、采茶、趕集、爬山等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紅色文化品牌初具雛形,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二是成功推出“六個一”文化工程,即:一個過目不忘的形象標識、一條耳熟能詳的形象宣傳語、一本精美的宣傳手冊、一支廣為傳唱的景區歌曲、一個反映景區形象的宣傳片、一部宣傳彭德懷元帥的電視連續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彭德懷紀念館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錄制的長篇評書《彭大將軍》入選“中國曲藝牡丹獎”;由彭德懷紀念館發起拍攝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在央視一套熱播,并先后榮獲全軍金星獎一等獎、優秀編劇獎、優秀男演員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組委會特別獎,福建電視藝術獎一等獎,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優秀作品獎以及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
紅色教育成效顯著。湖南省紅色資源豐富,為避免紅色教育同質化,彭德懷紀念館在內容上下功夫、在形式上求創新。2012年以來,彭德懷紀念館先后提出打造黨員民主生活會示范基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構想并予以實施,精心推出八大主題活動,迎接省內外來館開展教育活動的黨員領導干部800多批次。一是深入開展彭德懷生平與思想研究,舉辦了《公仆情懷——彭德懷兩次回故鄉圖片展》《輝煌的歷程——建黨九十周年巡回展》《以人為鑒 可以明得失——反腐倡廉教育巡展》《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輩——彭德懷為民務實清廉風范展》等展覽20余個。二是積極研發紅色教育培訓課程,目前已推出現場教學《烏石峰下鑄忠魂》、《彭老總的衣食住行》以及黨課《以“石穿”精神守初心》、《學習和弘揚彭總精神,爭做“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等。同時正在與省委黨史辦、省委黨校、市委黨校合作開發兩堂黨課,《新時代如何學習和弘揚彭總的斗爭精神》和廉政黨課《彭門家風》及大學生、中學生兩個研學旅游課件。三是策劃舉辦彭德懷精神宣講報告會。自2019年6月起,彭德懷紀念館緊緊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選取彭老總一生中的光輝事跡,采用演講、講述、彈唱、朗誦、小品、演唱等形式,以彭德懷精神宣講中心為陣地,結合進學校、農村、社區、機關、企業、軍營“六進”活動,宣傳和弘揚彭總精神。僅2019年下半年就講授黨課80余堂,演出報告會20余場,播放資料片38場次,接待主題教育活動團隊逾4.5萬人,接待中小學生研學團隊逾1.2萬人次。四是結合扶貧攻堅,與烏石峰村研學旅游聯動,共組織青少年研學團隊上萬人次、“三農”體驗團隊30余個來館參觀后到烏石峰村進行研學旅游和農耕體驗,帶動指定貧困戶和村集體經濟增收,實現了紅色旅游與精準脫貧工作的深度融合。
烏石,因山之雄偉,因水之傳奇,更因彭德懷元帥的豐功偉績和人格豐碑,吸引無數游客前來參觀。展望未來,彭德懷紀念館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追憶紅色歷史,弘揚彭總精神,始終將繼承與發揚相融合,打造紅綠結合文化品牌,將彭德懷故里建設成”紅色文化氛圍濃厚,農耕文化魅力十足,軍事文化體驗極具特色,鎮域建設示范引領”的精美文化地標!
特別鳴謝圖片提供單位:彭德懷紀念館
銀河悅讀網美工并制作
2020年7月30日(修定)
1樓 文友:獨上月樓 2020-07-24 17:38:21
1953年7月13至27日,彭德懷決策發起金城反擊戰役,共擊退敵反撲1000余次,斃、傷、俘敵7.8萬余人,收復土地178平方公里,給南朝鮮軍以沉重打擊,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簽字的實現。圖為志愿軍火箭炮向敵陣地轟擊。
在整個朝鮮戰爭中,志愿軍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吃著土豆、豆粉餅干,有時沒有水喝就抓一把雪。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吃著牛肉罐頭和火腿腸。志愿軍使用的老式卡賓槍、電話機、鋼盔、水壺、手榴彈和“聯合國軍”的自動武器。志愿軍的武器裝備處于劣勢,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卻武裝到牙齒,有著先進的飛機大炮和機械化運輸。在朝鮮戰爭中,鐵路、公路被炸,志愿軍沒有先進的后勤補給手段,就靠戰士們背著最多能吃7天的干糧;而美國軍隊有著陸路機械化運輸和空中運輸線,能夠迅速地補給生活物資和彈藥。盡管志愿軍裝備落后,物質條件差,然而志愿軍部隊憑著高昂的戰斗意志和英勇的犧牲精神,把美國侵略者打回了三八線以南,迫使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得不低下頭來,與中朝軍隊進行停戰談判。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點,朝美雙方在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宣告歷時三年多血與火的戰爭最終以中朝人民的勝利和美聯合國軍的失敗而告終。彭德懷以其高超的指揮藝術,卓越的軍事才能,迫使美軍三易其帥,分別是麥克阿瑟:美國陸軍五星上將,曾參與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戰場上赫赫有名的戰將。他與彭老總四次交鋒,皆以失敗告終。李奇威: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在“二戰”西西里島登陸戰役中實施美軍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夜間空降作戰。但在朝鮮第五次戰役中敗給了彭老總。克拉克:最后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美國軍官,他曾自嘲的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將軍。”第二天,彭德懷在李克農的陪同下步入開城,在《關于朝鮮軍事停戰協議》及補充協定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是簽字用的硯臺和毛筆。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的豐功偉績,受到了朝鮮人民無限的愛戴和尊敬,先后被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勛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在授勛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彭德懷得知朝鮮政府將授予他至高榮譽時當即表示拒絕,他說:“我有什么功勞值得授勛的,我不過在后方作了些具體工作,這個勛章應該授給那些戰斗英雄,我哪能比得上他們的功勞大?”為了這事,彭德懷還致電中央軍委,表示他不愿意接受勛章。最后在中央軍委的電令下,彭德懷才在授勛大會上接受了朝鮮政府這枚最高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彭德懷拒受朝鮮“一級國旗勛章”,讓我們從中領略了一代將帥淡泊名利、高風亮節的優秀品質,同時也彰顯了彭德懷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和敬畏群眾的崇高情懷。
1953年8月11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林伯渠、郭沫若及北京市各界人民群眾數千人,到北京車站歡迎歸國的彭德懷和志愿軍指戰員。這是彭老總在五十年代使用過的公文包,為國家一級文物,由彭德懷的警衛參謀景希珍捐贈。景希珍,16歲參軍,抗美援朝時成為彭德懷的警衛參謀,跟隨彭老總16年。在彭德懷受到錯誤批判時依然堅持不愿離開,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暗中護送彭德懷回京受審。2010年7月7日景老過世,享年80歲。彭德懷率領志愿軍回國時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彭德懷在朝鮮前線立下的赫赫戰功,將永遠留在祖國人民心中,留在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心中。
(以上引自彭德懷紀念館提供的解說詞。)
非常感謝彭德懷紀念館,為我們提供了抗美援朝的寶貴圖片資料和部分解說詞,讓我們對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了更為真實而明晰的了解,欽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為我們”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為我們英勇頑強的志愿軍——永遠的最可愛的人!
向彭大將軍致敬!
向中國人民志愿軍致敬!
向彭德懷紀念館致敬!
回復
0樓 文友:渴望 2020-07-24 17:56:18
無聲的照片,記錄了時代的光環!見證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英勇的軍人風采,彌足珍貴!戰士的英雄形象,還有那一枚枚閃閃發光的獎章!仿佛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這高昂榮耀的時刻,人們都會熱淚盈眶,深感自豪!彌足珍貴的照片!收藏了!
回復
0樓 文友:時光無心 2020-07-24 18:38:43
這53張彌足珍貴的照片是對抗美援朝歷史的見證,更是對國威、軍威最好的詮釋。感謝照片提供者彭德懷紀念館為我們提供了抗美援朝的寶貴圖片資料和解說詞,讓我們對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了更為真實的了解!收藏起來!
回復
0樓 文友:王希萍 2020-07-24 19:50:08
彭德懷紀念館提供的這些照片太珍貴、太震撼了!這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展示了彭德懷老總的豐功偉績,展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勇威武,展示了中朝人民的友誼!看到相片展廳,豐富看到了硝煙彌漫的戰場,看到了志愿軍英勇殺敵的震天殺聲,好!
回復
0樓 文友:小泥兒 2020-07-25 09:30:29
看到彭德懷將軍的這組照片,我流淚滿面,太珍貴、太震撼、太感動了!彭德懷是從紅軍走出來的將軍,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打敗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戰功卓著,英雄蓋世。在抗美援朝戰爭時,他又受命擔任總司令,親臨炮火硝煙的前線。在每天敵機無數次轟炸的指揮所里,指揮了這場史無前例,震撼世界的抗美援朝戰爭!這組照片從許多側面展示了彭德懷將軍豐功偉績,英雄偉岸,大義凜然的偉大!也展示出我志愿軍將士的英勇頑強,無堅不摧!仿佛我們也親歷了這場戰爭!
回復
0樓 文友:鐵血胡楊 2020-07-26 09:56:08
彭總有血性,不畏強敵打豺狼,為新中國能夠在國際舞臺站穩腳跟,奉毛澤東主席命令率志愿軍部對出國作戰,打出國威,讓對手膽寒啊!
回復
0樓 文友:鐵血胡楊 2020-07-28 09:38:59
回顧70年前的鐵血,傳承前輩精神。
回復
0樓 文友:王忠田 2020-07-28 10:35:15
根據毛主席、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中國人民志愿軍,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這些歷史照片再現了彭大將軍指揮抗美援朝戰爭的宏偉場面,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對于今天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回復
0樓 文友:hu皮lang 2020-07-28 16:08:44
文字述詳細,印象更清晰。
先輩流熱血,保家反美帝。
時過七十年,盜意藏心底。
允可你追隨,忌諱并駕驅。
奉勸我國人,衛國永警惕!
回復
0樓 文友:獨上月樓 2020-07-30 14:55:52
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當屬“抗美援朝”戰役 ,這場“以弱勝強”的戰役,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讓世界各國對我國刮目相看!這組照片以彭德懷將軍為主線,全景式再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始末,非常震撼也非常珍貴!
在當今的形勢下,抗美援朝的勝利所具有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我們的國家曾經用一百年的時間,來謀取獨立和平等。我們已經戰斗了一百年,我們可以繼續戰斗一百年。”
再一次感謝彭德懷紀念館為我們這次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活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