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致正簡介】
多學科獨立研究學者,高級工程師,家學淵源。
祖父汪雨相1905年留學日本東京明治大學期間,為孫中山先生做過文秘工作,是早期同盟會成員。汪雨相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民國元年,他與黃炎培等五十多位代表參加了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 詳細闡述了“教育方針的制定應以國家為中心,引進世界先進教育方式并不妨一國之個性方展”的觀點。汪雨相是中國現代基礎教育的奠基者之一。
汪致正先后從事過工、農、兵、學、商、科技、教育、行政、出版等行業的工作。致力于學哲學、用哲學,注重探究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提出了“整理學”的原理和方法。
汪致正具有很強的總體設計和實際操作能力。
汪致正銀河文集鏈接:
http://www.diethaza.com/author/index?uid=4171&typeid=2
我的母親張教浩心胸豁達,善于學習,她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一生。她善思、能干、擅寫、會 畫。從小做事就有創意、有計劃、而且執行力特別強,與她相處、共事的人都很佩服她。我能取得 一系列成果,很重要的一點是從小受到她的言傳身教。
1928年2月20日,母親出生于遼寧省鐵嶺縣。1939年,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女子教養院上小學。1946 年,在齊齊哈爾市二女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擔任齊齊哈爾市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主席。當時延安魯藝的美術老師想收我母親為弟子,因組織上不同意只能作罷。1951年,任本溪市《工人報》副總編輯。1954—1956年,任太原市文化局副局長。1956—1958 年,任冶金部設 計司辦公室主任。1958—1966年,任上海市科委綜合計劃處處長。1966—1969年,停工作、受審查、挨批斗、進干校。1968年,支持女兒和兒子,同一天乘同一列火車,前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兩個地區。1970年,在上海奉賢五七干校勞動期間,由組織抽調分配到上海市委辦公室工作,任副主任。文革中由于保護軍隊老干部受到迫害,后又遭某些人的栽贓誣陷,使得她直到離休10多年后才得到組織上的公正評價。1977年,任上海天文臺任副臺長。
1984年,離休后在上海老干部大學師從李善靜(劉海粟、潘天壽的弟子、杭英(王個簃的弟子)、張淵(父張守成是吳湖帆的首批弟子)、張關林等名家學習國畫。
母親的畫作先后在國內外參展,出版過三本畫冊。1997年香港回歸前,國家有關機構邀請母親畫了三幅畫,后分別懸掛于新華社香港分社、駐港部隊和香港特首辦。此后,齊白石弟子許麟廬的北京和平畫店負責人曾邀請母親舉辦張教浩個人畫展。2004年,離休二十年后,原單位上海天文臺特意為她舉辦了個人畫展,上海科技系統和不少社會人士前來參觀。
母親晚年繪畫成就的要素是“個人天分 + 少年美育 + 晚年興趣 + 名師指點 + 勤奮執著 + 樂觀豁達”。
母親晚年的生活豐富多彩,每天都很充實。令她最感欣慰的是,住院五年間,近 60 年前的科 委、50年前的市委、40 年前的天文臺老同事、老領導,以及上海市領導、畫家導師和各地的許多親 朋好友都多次來看望她,連陪伴她 22 年的小陳也成了自己的家人。最后幾天,母親圓滿享受了應得的一切,過完九十大壽后兩天,于2018年2月22日23時08分入睡,五分鐘便平靜、安詳地回歸了她來自的大自然。
【 杜鵑 凌霄】4幅
【荷花】5幅
【梅花】2幅
【牡丹】6幅
【禽】9幅
【竹】4幅
【梅蘭竹菊】4幅
【扇面】30幅
【特色】4幅
1樓 文友:渴望 2019-04-01 15:36:39
杜鵑枝頭鳥兒嗚,荷花嬌羞臉緋紅!看圖畫:翰墨飄香丹青溢彩!觀作者:慈眉善目豁達胸懷!氣質優雅的畫家,讓人欽佩敬仰的母親!點贊!閃星!
回復
0樓 文友:小泥兒 2019-04-01 16:09:21
張老先生的國畫太精彩了!花草魚荷,鳥蝶飛蟲,丹青溢彩,嫣艷飄香!簡直是太精彩了!向張教浩老先生致敬!為張教浩老先生點贊!
回復
0樓 文友:后來 2019-04-02 14:33:09
從這些優秀的作品中,我讀出了創作者內心豐富的生活情趣,對自然的無比熱愛,對生活充滿了細致的觀察,內心極其溫暖柔軟。花鳥魚蟲皆是畫家創作的素材,但每個人的畫法卻千差萬別,作者母親的畫給人一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內心恬淡,歸隱田園之感。從她畫的梅蘭竹菊中可見其內心的淡泊與寧靜。
回復
0樓 文友:鐵血胡楊 2019-04-02 15:35:46
汪致正老師的母親張老的國畫作品內容豐富,畫面古樸而厚重,且筆法細膩,是非常經典的國畫藝術佳作。晚輩欣賞并敬佩。
回復
0樓 文友:獨上月樓 2019-04-02 18:13:38
清明節就要到了。
作為后代,如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在年年清明的祭掃之余,我們還能以什么樣的形式來報答生命中最無私的母愛?文友汪致正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指引,那就是:將父母生前最燦爛的藝術佳作以出版的形式在社會上流傳,以在銀河悅讀網舉辦母親個人畫展的形式與更多的人分享,以此,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我很羨慕這位文友!
我的父親是老八路,每每想到他在我這個年齡就離開人世,淚水就會止不住的決堤......父親在世時,已經開始寫自傳了,但沒有寫完就撒手人寰,今生不能留下父親的自傳,一直是我內心深處最深的痛......
誰能說阿姨離開我們了呢?她的笑容她的風骨她的舞姿她不怕打壓依然樂觀面對生活的處事之態和精神品質,都在作者的簡介和母親的繪畫作品里栩栩如生的復活,并深切的感染著我們。
我一直力圖找到一幅最讓我喜歡的作品,后來發現,幾乎每一幅我都喜歡,各有各的美好。
最后一幅最是讓我流連忘返:牡丹與紫藤相互依偎,對話般的姿態,在我有限的觀畫經歷里還是第一次。富貴與優雅的交融,張揚與靜謐的搭配,多色彩與單色系的相互映襯,加上兩只喜鵲神態各異的站立在中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皆宜,凸顯了自然界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動物之間的平等相待與和諧之美。
或許,正是因為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才會有這種寵辱不驚,淡定從容的心境吧。
哦,畫境,原來也是心境!
阿姨千古!
回復
0樓 文友:汪致正 2019-04-03 08:40:41
朋友們關注母親的畫作,還作了精彩的點評,母親的在天之靈一定會感到欣慰。我代她謝謝大家了! 汪致正
回復
0樓 文友:房桂梅 2019-04-04 12:48:47
很敬佩汪致正老師這種做法,在清明節祭掃的日子里把母親生前的亮點都展示出來,這是對故去的母親最好的祭奠也是兒女的一種敬畏之心!為你的做法點贊!為去天堂多彩人生的老母親點贊閃星!為汪老師有這樣多才多藝,智慧過人的母親而自豪!
回復
0樓 文友:趙富山 2019-06-11 16:50:55
大師風范,畫風唯美,人去天堂,藝留人間,生命有限,惟作品和精神流傳千古!向老藝術家致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