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于《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帶。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后,也多將其稱為京城。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后,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后,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并準備遷都城于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京師,明成祖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兆,民國廢順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元大都成為全中國的交通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干都司(治所黑龍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從這一時期起,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
北京市,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153.6萬人,城鎮人口1865萬人,城鎮化率86.6% ,常住外來人口達794.3萬人。
一如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位于北京市的皇城根分站,同樣也是銀河悅讀中文網的核心成員所在地。本分站的文友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有關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的離退休軍官、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志愿軍研究會、北京市新四軍研究會、北京市寫作學會等有關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北大、人大、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的研究會、教授以及國家及北京市司法界退休領導、北京市新四軍研究會領導、中國駐外大使館退役武官、銀河悅讀網核心層高管以及中國作協、北京市作協、海淀區作協、北京市寫作學會作家、軍旅書畫家以及網絡文學寫作愛好者組成,是銀河悅讀中文網規格高、檔次高、層次高、人才濟濟的一類文學藝術分站。
總顧問:曾鎮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文藝評論家,銀河悅讀中文網文學指導顧問)
齊德學(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少將軍銜)
胡永豐(原總參謀部某部正軍職領導,少將軍銜)
站 長:張振海(北京市寫作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銀河悅讀中文網文學指導顧問)
秘書長:孫英偉
分站成員(排名不分先后):
獨上月樓(銀河悅讀網創始人)
柴英(銀河悅讀網總編)
王希萍(銀河悅讀網版務部長)
張林初()
王忠田
劉曉川
顧保孜
江楠
老兵老歌
虛竹先生(原民主黨派機關宣傳處處長、東城區第九屆政協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北京東方書畫研究社理事,北京市西城作協、東城書畫協會等會會員。)
劉思剛(將軍書法家)
李波(軍旅書法家)
劉俊杰(北京市寫作學會)
彩虹升(北京市寫作學會)
王東寧(駐站畫家)
鄭朝軍(駐站攝影師)
王西霞
張漢信
張玉鳳
渴望
東方木然
柴英,現任銀河悅讀網編輯部部長。軍隊退休干部, 1974年插隊,1976年入伍,在空軍服役三十年,榮立三等功3次。愛好文學,堅持業余創作和新聞報道,文字見諸于《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空軍報》等軍事報刊、收錄《寫在彩虹上的報告》、《小小說選編》、《那時的軍營那時的我》、《綻放的軍花》等多種書籍,出版個人文集《愛美的女兵》一部。
王希萍,銀河悅讀網版務部部長,曾經的軍人,在南京空軍通信站服役。復員到企業,一直從事黨委組織部門工作,曾任基層黨總支書記兼副經理。曾獲得總公司優秀黨總支書記和優秀政研干部稱號。
曲新同,本名及筆名,網絡作家、翻譯家,非任何團體;原榕樹下雀之巢、江山文學網新雀之巢及銀河悅讀資深編輯;自由寫手,擅長散文、雜文、小說、詩歌等,翻譯有《練笑坊》、《巴比特》、《巖堡佇望》等十余部英、美、加、文學作品;現著力研讀四書五經、二十四史等古代典籍,博覽諸子百家,好華章及野史,并理學而見長,不日當成學究無疑,皓首而費神不惜,終為此經年亦無悔。
東方木然,駐站作家。喜歡文學,在《北京晚報》、《新民晚報》《四川工人報》《人民郵電報》上發表過一些小文章。也有小文散見于網絡平臺。北京寫作學會會員。記事文學《求證》獲北京市第八屆《蒼生杯》一等獎;《遙遠的火光》獲第三屆京湘寫作論壇一等獎。
【修改中,勿動】
1樓 文友:柴英 2017-12-23 14:30:17
歡迎文友們支持我們皇城根部落的工作,我們將全心全意為讀者、作者服務。
回復
0樓 文友:曲新同 2017-12-23 15:07:34
皇城根部落雄壯,大家云集,定不負銀河之囑托。
回復
0樓 文友:鐵血胡楊 2017-12-24 08:39:48
厚重的皇城根。
回復
0樓 文友:路人丁 2017-12-24 15:45:16
向“皇城根部落”致敬!
回復
0樓 文友:鴻雁 2017-12-24 18:15:07
熱烈祝賀皇城根兒部落!陣容強大!
回復
0樓 文友:小泥兒 2017-12-24 19:27:01
哈哈,一粒黑吧溜秋的小泥兒被一陣大風掛到皇城根下,抬頭一望,紅旗招展,巨人林立,陣容威武,氣勢強大!請各位拉小泥兒一把 ,俺不能老在根下,俺要上城墻頂上看看,上長城上看看,看看俺皇城根部落的全景!
回復
0樓 文友:劍葉 2017-12-24 19:57:58
人才濟濟呀,祝賀皇城根部落成立!
回復
0樓 文友:石佛 2017-12-24 22:15:07
問候朋友們 ? ??
回復
0樓 文友:天山虹 2017-12-24 23:56:50
?我本該屬“皇城根”的一員,因我已定居皇城外。現為銀河特使前往新疆組建“西域風部落”,作為臨時“封疆大吏”,我代表即將入駐的“西域風部落”向“皇城根”部落表示熱烈的祝賀!
回復
0樓 文友:天山虹 2017-12-25 00:15:00
這里的老師們有許多是我非常熟悉的,如曲新同、月落窗臺、新雨,燕飛等,尤其是那位南方的林燕,原本是在西域呢喃的,前幾天還說要歸到西域風部落來,怎么就變卦了呢,哈哈!在微信群新結識的小泥兒、柴英、希萍等老師,都是那樣熱情樸實,平易近人。東方木然、星點、溪澗、龍之殤、唐雄、徐容兒老師大名鼎鼎。希望我在“西域風”部落“退休后,能歸到你們中間來。
回復